高中高一语文-《旅夜书怀》诗歌鉴赏
发布时间: 2023-07-07 09:30 (采集追究法律责任)杜甫晚年被罢官寓居在成都草堂。后来在公元765年四月。他的好友严武去世。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只好被迫离开。他在从成都前往重庆忠县的途中。写下了这样一首诗。《旅夜书怀》杜甫。
细草微风岸。危墙独夜舟。星垂平野阔。月涌大江流。名起文章著。官应老病休。飘飘何所似。天地一沙鸥。前两联从细微处入手。他写道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。竖立着高高的桅杆的小船。在月夜里孤独的停泊着。向远处望去天地相接。星星低垂平野辽阔。月光洒在江上。江波在月下翻涌。我难道是因为写文章而著名官尉。想来是因为我又老又病才被罢免的吧。漂泊无定的我到底像什么呢。就像是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。杜甫经常在诗中观天地观自身。他的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。前两句是用景物来写自身的孤独。安静的夜晚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。偌大的天地里边只有一条孤独的小船。高高的桅杆直立跟江面垂直。更显得渺小无依。诗人就从这细小之处着眼。突出了环境的安静。但是又让人想象他当时的境况。就像是江岸细草一样渺小。就像是江中的孤舟一样寂寞。抬头远望看到天地相接。星星和平原互相成全。因为平原广阔。所以从远处望去星星好像下垂了一截。也是因为星星低垂。才让人感觉平野格外的广阔。月光照在大江之上。随着江水在涌流。月亮和江水之间紧密相连。这一联其实是把天和地连在了一起。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广阔的平原。天上的月亮地上奔流的江水。天地浑然一体更显得宇宙的宏阔。前两联一句是在写微弱而渺小的意向。细曹读叶周。非常的微弱非常的渺小。而第二联。又突出了舒朗高远的广阔空间。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对比。在这个对比当中突出了置身于天地间的人的渺小和无助。后两联名起文章著观音老病休。飘飘何所似。天地一沙鸥。我的名声难道是因为写文章而著名。我的官位恐怕是因为老病才被罢免的。这句话是反歧义而用之。诗人的名声,诗人的名声确实是因为写文章而著名。可是他自己并不想这样。作为爱国忧民的诗人。可能他更想建立一份一番工业。因为政绩而著名。官位呢。他当时因为尚书为房管求情才被罢免。所以他自己开解提到。你恐怕是因为又老又病了。所以人家才不用你了。在这句话里边。我们读出的是诗人的不平之义。读出的是诗人内心的悲愤。许多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样。没有能够建功立业。没有能够因为政绩而轻食留名。这都是杜甫的伤心之处。所以最后他说飘飘何所似。天地一沙鸥。自问自答。我漂泊无定就像什么一样。然后自己回答说。我就像是天地间的一只孤独的沙鸥。飘飘突出的是无定。不知道要到哪个地方。天地一沙鸥。天地如此的宏大沙鸥如此的渺小。最后一连突出的是诗人的孤单。漂泊无定和渺小。
整个一首诗我们读来发现。这是杜甫写的吗。杜甫是那个曾经说会当凌绝顶。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啊。为什么此时此刻。杜甫却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呢。他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呢。我想没有人一出生就觉得自己渺小。都是在对世界的不断的探索。不断的认识过程中。发现付出和回报难以成正比。受到的挫折和打击越来越多。那心里感觉到很累。感觉到自己对很多事无能为力。那这个时候就感到自己的渺小。许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。面对许多事情。我们有时真的是无能为力。那个想为国为民做些事。想要建功立业想要成为栋梁的杜甫。在现实的种种打击之下。终于在此刻低下了头。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。此时此刻历经磨难的诗人如此的脆弱。脆弱的让人心疼。读这首诗的时候。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委屈。看到了诗人的不容易。世人用质朴的语言。道出了自己当时的一种艰难的处境。而且这种处境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因为身处困境的时候。我们也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。也会觉得自己就像是。天地间漂泊无定的沙鸥。
好我们一起把这首诗再读一遍。《旅夜书怀》杜甫。细草微风岸。飞墙独叶舟。星垂平野阔。月涌大江流。明起文章著。观音老病休。飘飘何所似。天地一沙鸥。
下一篇: 高中高一语文-《金缕曲》二首 诗歌鉴赏